欢迎访问北京城市网  今天是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

四家科创板创新药企高管畅谈:收获期、出海趋势与商业化难题

近二十年来,从药品“0自主创新”到国家鼓励药械创新政策频繁落地再到药企出海,中国创新药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,正加快形成“新质生产力”。

2023年,我国批准上市创新药40个,同时多款创新药成功闯关欧美、对外授权合作规模再创新高,科创板创新药企业迎来又一“丰收年”。

近日,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第四期,聚焦创新生物药领域,邀请百利天恒(688506.SH)、君实生物(688180.SH)、荣昌生物(688331.SH)和迈威生物(688062.SH)4家创新药代表企业,与多家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齐聚一堂。

聚焦的话题,即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动态、创新药“出海”趋势与挑战、创新药商业化落地难点、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建议等热门话题,深入探讨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。

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,科创板已汇聚了约三十家创新药企业(含创新疫苗),合计市值近5000亿元,在创新药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和板块示范效应,成为美国、中国香港之外创新药企业的主要上市地;同时,君实生物、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业近3年共14款创新药获得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,达到同期国产创新药获批总数的10%以上。

图片来源:IC photo图片来源:IC photo

创新药渐入收获期

君实生物总经理邹建军介绍,公司2023年收获满满,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不仅于国内获批了新适应症,也于202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,成为美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,填补了美国鼻咽癌的治疗空白,并获得了NCCN指南一类推荐,这也是在美国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。

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也分享了2023年公司与全球医药龙头百时美施贵宝(BMS)的授权合作,双方就百利天恒研发的BL-B01D1达成合作,首付款8亿美元、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,创下国内创新药授权交易的首付款纪录,也刷新了全球ADC(抗体偶联药物)单药交易总价的纪录,是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。

据初步统计,2023年科创板创新药企业共有4款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,其中益方生物(688382.SH)与贝达药业(300558.SZ)合作的贝福替尼、迪哲医药(688192.SH)的舒沃替尼先后获批上市,分别实现公司产品“零”的突破。

国外市场上,百奥泰(688177.SH)的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、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先后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,充分体现了国际市场对科创板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的认可。

在业绩方面,从业绩预告来看,2023年,艾力斯(688578.SH)、特宝生物(688278.SH)、神州细胞(688520.SH)、君实生物、荣昌生物等10家公司营业收入已突破十亿元。

新药研发政策资本助力

2023年中国创新药“出海”再创新高,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药品研发实力的认可,这也是过去十余年中国创新药长期积累的结果。

多位与会嘉宾亦提到,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源头创新及全球产业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,但在个别领域已走到了世界前列。

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提到,中国强在技术能力上,强在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领先的工程水平上,2023年跨国药企频频在华“扫货”ADC产品就是典例,因为ADC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大量技术性探索与操作,所以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,迅速取得了国外市场认可。

君实生物总经理邹建军表示,中国创新药研发正在从以Fast follow为主的创新1.0时代,加速向更加注重差异化和源头创新的2.0和3.0时代迈进。

中国创新药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,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房健民指出,国家高度重视医药创新,从产业政策、药品监管、医保支付、上市融资等方面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大量支持。

其逻辑在于,一是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等政策的推行,有力支持了中国药物创新技术体系的建成;二是国家药审改革持续深化,药品审评效率不断提高,优先审评资源持续向创新药倾斜;三是医保政策大幅提高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;四是科创板的设立畅通了国产创新药的人才、技术、创新资源与资金资源的对接。

谈及科创板对创新药企业发展的支持,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分享了一则生动故事。

百利天恒在达成与BMS的授权合作交易前,共完成了800多样本量的入组和评估,其中科创板首发融资8亿元后,实现了快速入组约400个样本量,“这对于达成交易非常关键。如果没有这笔融资,公司可能就错过了实现这笔潜在交易金额可达84亿美元的License-Out的时间窗口”。

商业化难题破解

在国内医保控费的大局之下,如何在创新药的价格和价值之间寻找平衡,一直是促进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
日前,国家医保局发布《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》(征求意见稿),进一步体现出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获得“与高投入、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”的理念。

关于定价问题,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房健民表示,创新药存在高风险、高投入、长周期的行业特性,需要较高的药价以回收研发成本,从而支持进一步研发。目前,创新药国内上市销售后普遍未能快速实现回收研发投入的正向循环,对此,不少创新药企业正积极寻求出海解决投入与产出间的缺口。

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持有相同观点,他指出,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特点是低水平、广覆盖,现阶段支付能力与美国确实存在差异,中国创新药可以考虑探索“在国内获取合理利润、在海外赚取超额利润”的发展路径。

对于中美创新药的定价差异,君实生物总经理邹建军分析认为,一方面,出海创新药高定价的背后反映了国际认可度,另一方面,药物价格由适应症、临床数据、支付方等多重因素决定,受全球价格体系影响较小,比如海外的支付方比较多元,不仅是政府支付,还有商业保险等等,可以共同承担一个更高价格。

在关注创新药定价逻辑、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的同时,创新药入院的情况也不容忽视,在创新药实现销售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上,还有药品入院、医生开方等诸多环节。

多位与会嘉宾提到,实现医疗机构的准入对企业而言是不小挑战,医生教育、患者教育等环节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经营成本,而医疗机构的药占比、用药总品规数量等限制因素也对创新药入院有所影响,建议进一步放低国产创新药的入院和开方门槛,简化流程,让国产创新药能尽快投入临床使用;积极发展商业化医保支付市场,逐步探索建立创新药市场化定价机制。

展望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未来,与会嘉宾们的共识是,行业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,未来存在巨大潜力。

“资源正在向更高程度的创新富集,或者说资源正在向突破性创新富集”,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对行业发展趋势作出判断。

在创新药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,行业内部也在加速洗牌,或将迎来格局重塑。

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房健民指出,应对创新药产业格局变化,关键在于三点:一是高水准创新,当前低水平的竞争较为激烈,简单的创新已没有机会,荣昌生物将重点布局ADC、双抗等优势领域,同时关注新兴药物形式;二是商业化能力,不少中国创新药企业已度过早期研发阶段,需要面对商业化验证问题,这对公司的系统管理能力是一项考验;三是国际化方向,这是中国创新药企业实现突破的关键一环。

(作者:朱艺艺 编辑:朱益民)

科创板君实生物药企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

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

相关新闻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北京城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